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社区。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注册
x
本帖最后由 黄土地 于 2018-10-6 20:19 编辑
《酒水伴书香》 文/黄璜 小时候爸爸喜欢饮酒,妈妈做得一手好菜。我常常拿上几角钱去代销店给爸爸买烧酒,那时家乡代销店的水酒分两种,一种是县城酒厂酿造的较好纯粮酒,另一种就是我们地方集镇酒厂用山芋干酿造的低档山芋干白酒。纯粮酒较贵,山芋干白酒才是农村人的最爱,那时的山芋干酒梅市斤是6角7分钱,父亲偶尔给我3角5分钱,让我去买半斤山芋干白酒,剩下的一分钱就买一个小糖。每当妹妹吵闹要吃小糖时,爸爸总是微笑着批评我说,小糖就应该是妹妹吃,小男子汉就应该喝点酒。妹妹拿到糖便笑着跑开了,我便留着爸爸妈妈身边陪他们喝酒。每当爸爸兴奋时,总爱大声读他那首自编的打油诗:“李白饮酒诗百篇,我饮小酒赛神仙。待到我儿长大时,酒香书香不差钱。” 我特仰视我的爸爸,虽然他没读过书,可他的心态很好,也很智慧。尤其是他当生产队队长以后,总喜欢和队里的中小学生们打出一片,孩子们也喜欢和他在一起,爸爸一肚子的故事,有的经典,可有的也是瞎扯淡,特别是晚上看稻场或者是去牛棚睡觉,队里的孩子们也都乐意跟着他,爸爸总是先认几个字,接着算几道算术题,爸爸认字和算术有他独特的方式,他在一旁说,让我们写下来。期间,爸爸常常分些花生或者山楂什么的零食给我们,有很多次,爸爸将水壶灌上井水,然后加点烧酒,每当晚上学了点知识后,他总让我们跟着喝上几口那样的酒水,很快,爸爸就能进行简单的算术,也能写出一篇较好的发言稿。 也许我是继承了爸爸的基因,如今酒与书也成了我生活中形影相随的忠实好友。我虽然不敢与先贤们斗文斗酒,但作为一个乡土作家,我对美酒却情有独钟,二者缺一不可。在我看来,品酒亦如读书,读书亦如品酒。我之所以用品酒一词,是因为我酒量不行,但我却喜欢饮酒。每当我夜间读书感觉疲乏时,那一小杯的白酒可以慰籍我的心灵。 记得在我读高中的那个暑假,我夜读《水浒》,也效仿着武松狂饮了半斤山芋干白酒,结果我被连夜送往医院打点滴。那是我唯一的一次醉酒,妈妈在一旁心疼我,可爸爸却在一旁表扬我,说我将来一定有出息。 从医院出来,爸爸对我说:“品酒如读书,得一点一点地慢慢来品;人生也如品酒,得用心来细细地琢磨,时间久了,酒水里那淡淡的苦涩味道就会伴随有浓浓的甘甜,让你不能忘怀。”于是,我在读书与品酒中找到了人生的真谛。 饮酒,我如今喜欢慢慢品。超市中早已买不到那些低档的山芋干白酒,一百元左右一瓶的中档白酒是我的青睐。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,我的心灵常常与文字激烈地碰撞,二两小酒,一杯绿茶,一碟小菜,一篇美文早已成为了我夜生活的习惯。读书,我也喜欢细细读,在文字中,我找到了灵魂的栖息地,也找到了那颗悠然自得的平常心。 我曾经怀疑李白能斗酒诗百篇,也怀疑一些书家酒后能出好作品,可事实就是事实,经历过就会有收获,我很感谢每夜的二两白酒,不然,我也写不出那些让我难以割舍的文章。 如今,爸爸虽然八十多岁了,可他至今仍然保持着两个习惯,一个是在晚饭时喝一小杯白酒,另外一个习惯就是在闲暇时间阅读我写的文章。有很多次,爸爸拿出他为孩子们写的童谣给我,让我给润色改改,为了让爸爸高兴,我总是用红笔给爸爸的作品打个100分,乐得爸爸第二天就将他的童谣传给村庄中的孩子们阅读。其实,爸爸的良苦用心我是明白的,他这么做的目的就是希望我能为孩子们多写点东西。 要说我现在的人生主旋律是什么?那就是:品酒可以养性,读书可以养心,教书可以育人。
|